课程介绍
目录
-
课时1: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对象3:51 -
课时2:人的心理的本质10:31 -
课时3:心理学发展简史34:15 -
课时4: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7:44 -
课时5: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22:3 -
课时6:内分泌系统与心理&高级设计活动的反射学说4:45 -
课时7:感觉概述8:24 -
课时8:感受性与感受阈限7:45 -
课时9:各种感觉19:38 -
课时10:感觉现象5:20 -
课时11:知觉概述12:26 -
课时12:知觉的种类6:18 -
课时13:记忆及记忆过程5:50 -
课时14:遗忘及遗忘的规律&遗忘的原因及系列位置效应4:32 -
课时15:思维概述&思维种类&概念形成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5:22 -
课时16:语言与言语&表象和想象4:19 -
课时17:意识概述8:49 -
课时18:注意概述&注意特征3:53 -
课时19:需要与动机概述3:3 -
课时20:需要层次理论3:47 -
课时21:情绪和情感概述2:0 -
课时22: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变化的维度&情绪和情感的种类3:58 -
课时23:意志2:11 -
课时24:能力&人格5:3 -
课时25:气质9:44 -
课时26:性格&人格理论7:35 -
课时27:变态心理学的对象4:27 -
课时28:学科简史10:52 -
课时29: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5:53 -
课时30: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4:21 -
课时31:认知障碍 015:32 -
课时32:认知障碍0230:15 -
课时33:情感障碍5:32 -
课时34:意志行为障碍6:53 -
课时35: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25:14 -
课时36:心境障碍14:39 -
课时37:神经症32:15 -
课时38:应激相关障碍6:55 -
课时39:人格障碍12:30 -
课时40:心理生理障碍6:55 -
课时41:癔症4:20 -
课时42: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&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3:51 -
课时43: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7:33 -
课时44:概述10:0 -
课时45:心理不健康的分类5:55 -
课时46:概述&常见的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3:31 -
课时47: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4:29 -
课时48:压力的适应&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.mp46:45



鄂ICP备18002791号